旅行論壇

2020/01/24 【走一條西部漁村安靜的道路 – 沿台61線】

「走一條西部漁村安靜的道路 – 沿台61線」

 圖片4.jpg

如果說在台灣旅行,跟你說在台灣西部找尋安靜的地方,大概會感覺這怎麼可能?前陣子跟香港朋友說,在台灣西部沿海,可能比東部很多地方還安靜,可能一整晚你看不到人和車、燈光。

 

遠離台1線和國道的主要區域,到中部往南的台61線,這裡有許多地方,可能連台灣人也不知道的鄉鎮,是的,可能聽過花東的長濱、玉里、瑞穗、池上,但可能很多人連彰化、雲林、嘉義哪個在北邊都不太知道,講到芳苑、水林、鹿草、元長,可能連聽都沒聽過。

 

今天我們從彰化出發,沿途南下到台南,走一條「西部漁村的寧靜路線」,這裡有許多台灣的沿海養殖和農業產業,撐起台灣的內需,有的則外銷到其他國家,沿海的農漁村,真實呈現台灣鄉土的生活,看見他們有的為了家庭,有了為了文化傳承,有的為了把台灣的好味道傳下去,堅持在地方做好屬於台灣的味道,接下來,將一站走過一站。

 

 

1.     「芳苑海牛學校-體驗採蚵」
台灣剩下這裡還有用牛車載運採收的牡蠣,當地7、80歲的老人每天搭牛車整理蚵田、採收牡蠣。深耕當地保留芳苑海牛車文化,和將採收牡蠣文化的魏清水大哥,成立了芳苑海牛學校,傳承上一代留下來的牛,為了讓海牛文化繼續下去,帶大家到潮間帶採收牡蠣,也許再過個10年,就真的沒有人用牛車運送牡蠣了,在過個10年,可能這裡就沒有人會養蚵了,而現在能做的,則繼續保留下來。來這裡不只採蚵,多跟水哥聊天,或是到三合院跟阿公阿嬤聊天,會有很多小故事。

連絡電話:魏清水 – 海牛文化學校 – 0919-688438

圖片7.jpg 圖片18.jpg

圖片2.jpg

2.     「二林葡萄酒-台灣的葡萄酒產地」
台灣也有釀葡萄酒的聚落,我們自己在台灣種的葡萄,自己釀酒,建立起每個酒莊有自己風味的葡萄酒,走進存放室,很少在台灣看見的釀酒橡木桶就在這裡,打開試聞口,蒸餾後存放的就是白蘭地。喝過一口,其實會發現台灣的葡萄酒有點甜,單寧味不濃,葡萄味很濃厚,這是台灣這塊土地的味道,他們很有信心的說,「越在地越國際,要堅持好屬於台灣風味的葡萄酒,如果追求跟世界一樣的,那台灣的價格比不上,味道又有重複性」。在這裡,有的莊園繼承家裡的葡萄酒事業,從國外學回來屬於台灣的冰酒,要慢慢釀造屬於台灣的白蘭地。也有的把莊園整理的可以招待你這裡一起做在葡萄園吃飯,品酒。
圖片19.jpg

3.     「水林地瓜」
是,很多人來台灣一吃地瓜就愛上,下次來,還要特地找哪裡賣地瓜,不分哪個國家,紛紛愛上台灣的地瓜。就是這樣甘甜綿密,像台灣人的笑容,而雲林的水林,是台灣最大的地瓜產地,沒聽過的地名,但市場上從紅皮到黃皮,從紅肉到紫心地瓜,到蒸起來綿密甜甜的栗子地瓜,許多來自水林,每年11月到隔年4月是水林地瓜產地。

4.     「東石鰲鼓溼地 / 東石三合院生活/東石民宿」
東石,最有名的就是在海鮮市場上最常看見的「東石蚵」,東石蚵又稱牛奶蚵,牛奶色澤的肥大牡蠣,除了牡蠣外,東石的農產和水鳥也很精采。在鰲鼓溼地,是每年候鳥過境最喜歡停留的地方,海岸樹林可以當棲地,廣大平靜的濕地有豐沛的食物,水鳥喜歡這裡的寧靜,而來到這裡,也會喜歡上這裡的寧靜,不自覺的關車門會很小聲。站上海堤,往海邊望去,是如軍隊般的蚵架,如果剛好遇上夕陽,真的要等夕陽沉入的那朽。東石的船仔頭聚落,謝大姊和謝大哥兩人將三合院整理成帶大家認識東石農村生活的空間,來這裡學做台灣傳統糕點的「紅龜粿」,還有帶你下田「巡田水」,晚上在船仔頭民宿烤牡蠣,這段路,從早到晚不喧嘩。
圖片13.jpg

圖片12.jpg

圖片14.jpg

5.       「青鯤鯓扇形鹽田遺址」
台南從300多年前開始產鹽,將軍和七股沿海留下許多舊有的鹽田,而青鯤鯓的扇形鹽田就是其中之一,這裡,因為不像井仔腳鹽田持續發展觀光,而有維護,缺乏維護,反而隨著時代更迭,留著過往曬鹽輝煌的影子,這裡也少有觀光客來,反而是當地釣魚的,這裡不只有鹽田,還有很少人知道的漁港,青鯤鯓青山漁港。但卻是台南很重要的近海漁港,這裡最有名的兩個好味道就是「虱目魚嶺」、和「火焰蝦」,試過,會想把這兩個列入台灣必選的在地食材,一個小寶島,一個小漁港就有自己的味道。此外,青山漁港的小吃店、蚵嗲,可是讓許多台南人假日開車前往。

圖片15.jpg

圖片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