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池上。與來到這裡生活的人聊天】
池上的印象大多是伯朗大道,來這裡騎自行車,和金城武樹合照,若說,沒做這件事,似乎沒來過池上。這一個月內來了池上兩次,兩次都沒有騎自行車和金城武樹合照。

4.5公里咖啡的老闆說,在金城武樹還沒有出名前,伯朗大道和天堂路就一直是池上很迷人的地方,前方中央山脈與後方的海岸山脈擁抱的稻田,四季用嘴裡抿出不同滋味,如同蔣勳老師說的五感,當你在不同時節,不同心情、不同年紀來到池上,身體對土地的感覺是不同的。甚至停留的時間,也會讓感官有所不同。
如果說,來池上,沒停下來,走進本地回鄉,或是外地人來到這裡開的店,那還真的沒感受到池上要送你的禮物。
來到這裡生活的人說,在池上生活很自由,也可以存到錢,因為這裡花不了什麼錢,但你必須要當老闆,然後要有差異性和唯一性,做好自己很喜歡的事情,這是你能在池上很快樂生活的地方。然後在這裡的生活會變得很慢,慢到連生命的老化也減速。

走進店裡,可以用嘴巴感受到每一位來到池上生活的人,想表達的事情,池上米很有名,他們拿米來做麻糬,傳統客家的麻糬甜點配上杏仁茶。如果沒事先預訂,很有可能沒機會吃到的一碗丼飯,就一碗飯讓你知道池上米迷人的味道不僅在於稻米,更在於稻米煮熟到嘴巴的那一刻。用米做出的貝果,喚起一天的早晨。用手工打造出來的背包客棧,即使訂得有點歪,那都是屬於獨特的風格,接待不同國家,不同年紀的旅人來到池上。
來到池上很多年的朋友說,認識那些農夫,你會發現他們似乎有點偏執,要把自己的每一株稻米照顧到很好,看他們從插秧後站在水田,到每天早上的巡田水,到採收季節,也要選上最適合的天氣和成熟度,在一次收割。不是為了獲得冠軍或讓池上米很有名,而是專心做好一件事,專心種出屬於池上風味的稻米。

這裡也有很多可能沒聽過的故事,197縣道上有種咖啡,屬於池上味道的咖啡,在縱谷的陽光和溫差裡,咖啡帶點木質香氣和果酸的味道。還有不靠政府補助,策動池上和台東的店家,一起舉辦的池上市集,在秋天開始收割後,大家也開始放假的心情,走走池上把住在池上的這一群人兜在一起,在牧野度假村的草地上辦市集,沒有公部門資源的宣傳,只有池上好味道的相傳,讓大家鋪著野餐墊,享用著池上不同的味道,聽著音樂,如沐在秋天中央山脈旁的陽光下。




會訝異怎麼池上的活動這麼好玩,總是讓人驚豔的活動出現於池上,是住在這裡的一群人分工,依據自己的性格和財力來分工,然後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繼續做下去,說一粒米養百樣人,俗語裡的形容不是太正面,但在池上是很貼切又正面的一句話,這裡的米,帶出不同風格和差異的人,讓池上擁有那麼多值得讓你慢下來,走進去的原因,不僅僅只是在伯朗大道跟金城武樹拍張照。
「思旅官網」:
http://www.travel-thinking.com/tw/index
「思旅活動」:
http://www.travel-thinking.com/tw/page2_4
「思旅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TcA4J77Vnyv9dGvFUaZ2g
「思旅IG」:
thinkingtravel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