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論壇

2018/04/21 墾丁 - 交通問題20年未解的問題有好方案嗎?

21730971_1973941916151887_2176669775348243664_n.jpg


墾丁 - 交通問題20年未解的問題有好方案嗎?

【交通,解決的不僅是觀光的問題,還有當地居民的便利交通,也因為交通,讓墾丁變得更有趣好玩】

 

首先,不討論新聞或網民說墾丁不好玩,墾丁東西貴,老實說,其實台灣有些地方住宿比墾丁貴,那個價錢只是沒有被報導,而墾丁真的很好玩,如果不好玩,那為什麼會常常塞車?

 

直線的思考,因為那裡好玩,方便去,車子開了就去,這是行為上最直接發生的事,而回過頭到1998年,檢視當年到現在的交通,僅多了墾丁列車、走88快速道路的墾丁專線,還有一座曾經用過的恆春機場。

 

關於墾丁交通,思考時,從目標是哪些客群為出發思考,再來是潛在客群思考

,而這兩個思考不跑出這個方法能不能永續下去,包含管理、啟用後的維護、對環境的影響、金流收入。以墾丁來說,目前主要客群還是以台灣人為最多,台灣人當中,扣除使用汽車的群族,其他的是搭車,再來是國際觀光客,對國際觀光客人說,要前往一個大眾的觀光景點,對於交通問題越簡單越好,因此以現有的交通設施下去改善,除墾丁專線外,台鐵延伸至墾丁,不僅是到恆春,是到墾丁。
然後其他地方再由公車系統支援,這樣除了解決塞車問題,同時也能讓在酷熱的墾丁夏天,不用騎著機車,對於即使沒有機車、不用電動車的人,也可以到墾丁各個景點和社區,同時對於當地社區對外交通,也會有幫助,台灣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未來10年會更需要大眾運輸來讓偏遠社區居民到鎮上或市區。

 

做旅遊幾年來,許多國際觀光客對於沒有火車到墾丁感到訝異,其實世界上蠻多好玩的地方火車也沒到,但是,墾丁就是有先天條件可以有鐵路直達恆春,甚至有沒有機會有條單軌列車從恆春到鵝鑾鼻?這都是有可能的。

回過頭,最重要的是1998年到2018年,墾丁到假日或是重要假期期間,塞車塞塞,從小到墾丁玩的經驗,提早在傍晚前返回高雄,因為下午過後往高雄方向的路將開始塞車。 到了2017年,問題一樣存在

,其實塞車不是壞事,表示墾丁真的好玩。


22279901_1987558971456848_6904861043762867125_n.jpg

 

【鐵路需延伸到墾丁,解決塞車和讓沒有汽車的觀光客更方便】

終於看到我們的前瞻計畫於2017年開始動工台鐵恆春支線,這條路,等了20年。

 

對於要發展國際觀光來說,除了公路外,鐵路會是很重要的幫助,甚至減少大量汽車湧入墾丁,公路不需拓建到現在這麼大,也不需開發更多的地來蓋停車場,這些對於環境保護都會是很重要的幫助。此外,最直接的,讓國際觀光客,或是台灣本地觀光,有更方便的方式可以抵達墾丁,不需自己開車,搭乘台鐵就能抵達,或是不需轉車再轉車,轉得團團轉。


29542237_2069510703261674_2300151257862444149_n.jpg 


【恆春機場讓其他國家航班直飛墾丁】

此外,恆春機場蓋好了,也並非不能使用,雖然受限於10月中到3月中的落山風季,但在落山風季之外,不正是墾丁的旅遊旺季嗎?落山風季人數減少,也剛好是海邊潮間帶和海灘復育期。當旺季的時候,也是最需要機場的時候,現在亞洲地區的廉航直飛許多旅遊景點,做為墾丁,這不是讓恆春機場重新啟用的機會嗎?不需再飛到高雄,轉車再到墾丁,也讓其他國家的廉航可以直接飛到墾丁,特別是香港、日本、中國的航空公司,直達墾丁,也會讓喜歡大自然、海邊的西方觀光客直接進到墾丁,進入墾丁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

 

提外話,恆春機場不能換成跳傘「skydive」用的機場嗎?如果墾丁多這樣高空跳傘,也多了項可以從空中看墾丁群山和大海的方式。



22228463_1987555368123875_5418160378664962817_n.jpg

 

【墾丁觀光圈的大眾運輸】

前面有單軌列車是其中之一,當然這是必須經過環評,但單軌列車的好處是不受到塞車影響,當然興建費用相對就較高。那如果是「BRT系統加太陽能發電小型巴士」,使用這個系統的想法是,墾丁天氣真的很熱,紫外線也強,等車時很需要遮陽,不論對於觀光客,或是對於本地老人家,都是很重要的細節設計,甚至車站附近也需多一些植物。使用太陽能發電,減少碳排放,使用小型巴士,減少能源浪費,把同樣一次100能量單位的能源分成3次,讓班次密集,也讓大家在每個點移動上更加方便,當如果一個觀光地區的交通能讓觀光客方便,那會對於觀光加分,此外,對於當地居民有幫助,是朝永續發展的一個方向。

21761448_1974519769427435_5350049299888540564_n.jpg